內容來自sina新聞

黃怒波捐款千萬贖回圓明園文物(圖)

  圓明園流散文物的回歸,總是刺激國人敏感的神經。這一回,吸引公眾目光的是收藏於挪威的7根石柱。昨天,商人黃怒波表示,他於去年向挪威卑爾根KODE博物館捐資1000萬挪威克朗,作為回報,該館將歸還其保存的7根圓明園漢白玉石柱。預計今年9月,這批石柱將入藏北京大學,通過其校內博物館向公眾免費展示。



藏於挪威卑爾根KODE博物館的7根圓明園石柱。



1873年拍攝的圓明園殘跡,紅圈處就是類似的石刻構件。

  作為歐洲規模最大的中國文物收藏館之一,挪威的卑爾根KODE博物館收藏瞭2500件中國藝術品,其中就包括來自圓明園的7根漢白玉石柱。

  這些藏品由挪威人約翰·威廉·諾爾曼·蒙特在1907年至1935年間捐獻,他曾是一名騎兵軍官,於1886年前往中國,供職於中國海關,在中日甲午戰爭中,他為中方作戰,還被後來成為中華民國首任總統的袁世凱任命為副都統。在中國定居期間,他迷上瞭中國文物,收集瞭大量雕像、陶器以及石構件等物品。

  KODE博物館前任館長埃倫德·赫耶斯滕介紹,近年來,該館中國藏品已遭遇兩次偷竊,去年1月那場盜竊案給博物館造成嚴重破壞,當時,20多件中國文物被偷走,並直接導致展覽關閉。

  去年,中坤投資集團董事長黃怒波來到挪威參觀,在KODE博物館,他意外地發現流落於此的7根圓明園石柱,"當時心裡很難過,淚水忍不住流瞭出來"。

  得知博物館急缺捐款後,黃怒波主動提出捐款,條件是將這7根圓明園石柱歸還給中國。經過慎重的商議後,館方同意這項合作,而黃怒波的捐款將資助該館修繕其中國藝術藏品展位。

  去年,北京大學的五六位考古文保專傢遠赴挪威展開鑒定,經證實,這批石柱確為圓明園文物。去年12月,黃怒波與博物館簽訂瞭協議。今年9月,這7件石柱將入藏北大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,並可向公眾免費開放。

  1000萬挪威克朗相當於160萬美元,花這麼多錢買7根石柱,是否物有所值?黃怒波表示,這樣做很值得,因為這些柱子代表瞭民族苦難的歷史,作為中國人都不能忘卻,將這些東西購買回來,也是企業傢對國傢和民族的一種回報。

  之所以捐給北大,黃怒波表示,因為北大是他的母校,而且北大曾經是圓明園的一部分,將文物放在北大有回歸之意,這樣做也可以讓青年們銘記過去那段屈辱的歷史,珍惜當下中國強盛的時代。

  中坤集團內刊顯示,北大將定期派遣專傢赴挪威,協助KODE博物館鑒定整理館內中國藏品,並舉辦中國藏品、瓷器的永久性展覽。此外,北大的專傢還將就如何更好地保護文物,對KODE博物館館員展開培訓。

  黃怒波表示,如果以後在海外遇到圓明園文物,他仍將出資購買,促成其回歸祖國。至於這7根石柱今後是否會送還圓明園,昨天,北京大學新聞發言人蔣朗朗並未給出答復。

  解讀

  圓明園文物回北京算不算回傢?

  其實,這7件圓明園文物回歸後,將在北京大學進行展示,而非回到圓明園內。這已經不是第一次,圓明園回流文物重返祖國後,入藏地均非圓明園。曾有解釋是,圓明園遺址暫不具備符合文物保存的庫房。

  對於這種現象,中國圓明園學會學術專業委員會委員劉陽呼籲,原址保護,是文物回流的最終目的。"如果隻是回流到國內,文物依然是流失在圓明園外。隻有回到文物最初的地方,文物才能真正恢復原貌,發揮最大的教育和實踐意義。"

  本報記者 劉冕

  揭秘

  石柱原為扶手

  據黃怒波介紹,這7根柱子大概1米多高,是漢白玉材質,外面有雕花造型,由於年代久遠加上跨國運輸,外部有些磨損。

  作為圓明園學會學術專業委員會委員,劉陽一直在研究圓明園流散文物。他所著的《誰收藏瞭圓明園》一書,對收藏於挪威的這7件石柱有所記載。

  據他介紹,蒙特在中國生活瞭五十餘年,收集瞭2500多件中國文物,包括石雕、玉器、青銅器、陶瓷、繪畫、絲繡等,其中最不尋常的是圓明園的石雕。

  通過對比圓明園的老照片和銅版圖,劉陽指出,即將入藏北大的這7件物品分別來自圓明園內的養雀籠、諧奇趣、方外觀和海晏堂等地。

  劉陽透露,這樣的柱子當時生產瞭一大批,至今,在圓明園的西洋樓景區,還有大量類似的石柱,在蘇州園林博物館裡也有類似的藏品。當年,在圓明園裡,這批石構件主要用作扶手,同時起到裝飾作用,但近期在拍賣行裡,類似的石柱拍賣價格已被炒到很高。



新聞來源http://tj.house.sina.com.cn/news/2014-02-12/11432605197.shtml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ammyamberft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